当前位置:首页 » 中医经典

金匮:半夏干姜散,生姜半夏汤

更新时间:2021-04-13   来源:网络

半夏干姜散方义:
方中半夏辛温,燥湿化痰,化饮散结,降逆止呕,为君药。干姜辛热,温脾暖胃,温阳散寒,为臣药。两味相伍,温中化饮,降逆止呕。既能温胃化饮止呕,亦能温肺化饮止咳,浆水煮服,取其甘酸能调中开胃,畅达气机,降逆止呕。顿服之,使药力集中而取效迅捷。

加减化裁:
若寒饮咳嗽痰稀量多,可加细辛以温散寒饮;若治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,加黄芩、黄连以辛开苦降,和胃消痞。

《金匮玉函经二注》赵以德半夏干姜散条:干呕吐涎沫者,由客邪逆于肺,肺主收引,津液不布,遂聚为涎沫也。用半夏、干姜之辛热,温中燥湿;浆水之寒,收而行之,以下其逆,则其病自愈矣。
《金匮要略心典》尤怡:干呕吐逆,胃中气逆也;吐涎沫者,上焦有寒,其口多涎也。此是阳明寒气逆气不下而已。故以半夏止逆消涎;干姜温中和胃;浆水甘酸,调中引气止呕哕也。

半夏干姜散与生姜半夏汤:

均为饮停于胃所致,由于病机略有不同,故治法亦有差异。半夏干姜散的病机主要是胃寒,干呕、吐逆、吐涎沫可以交互出现,即有时干呕,有时呕吐,有时吐涎沫,但也可以合并出现。胃中有寒,津液凝为痰涎,随胃气上逆,因而干呕、吐涎沫。半夏干姜散即小半夏汤以干姜易生姜,因小半夏汤目的在于止呕散饮,故用生姜;本方证的病机是胃气虚寒,故用干姜温胃。本方总的功用是温胃止呕。生姜半夏汤以正气与寒饮相搏为主要病机,由于两相搏击,因此发生似喘不喘,似呕不呕,似哕不哕,病人自觉胸中有无可奈何之感,故用生姜半夏汤辛散水饮,以舒展胸中的阳气。


附金匮:小半夏汤,大半夏汤,半夏干姜散,生姜半夏汤

12条,诸呕吐,谷不得下者,小半夏汤主之。

呕家之圣方,仲景现在再一次强调,“诸呕吐,谷不得下者”吐得干脆没法吃饭了,是不是所有的呕吐,都可以用小半夏汤呢?那还得是审证求因,病因辨证来决定,本方是寒饮呕吐通治方,临症见呕吐,口不渴,心下痞满等。如兼头眩,心悸则加茯苓利水止眩悸。诸呕吐,也可以辩证加入橘皮、竹茹,或是旋覆花、代赭石等。小半夏汤是半夏一升,生姜半斤,半夏和生姜的配伍,生姜增强半夏温胃止呕的作用,温胃降逆止呕;生姜解半夏毒。小半夏汤作为呕吐圣方,可以加入到各个基础方之中,治谷不得下,心下痞。在病机上属于胃寒停饮,停在中焦。散寒化饮,降逆止呕。久煎,浓煎,少饮、频服,这样来止吐。

16条,胃反呕吐者,大半夏汤主之。

虚寒胃反的大半夏汤证。胃反,呕吐的特征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。病机中焦虚寒,脾胃功能失职,不能腐熟运化食物,故食谷不下而呕吐,病情严重见心下痞硬,大便燥结如羊屎状等。大半夏汤的组成,半夏重用二升,如果是按照3克一钱的话,应该是18~30克,要求洗后以后用。人参90g,白蜜一升,白蜜的一升是容量是60~80ml,人参、白蜜就是对于胃阳衰微要益气补虚,白蜜补胃气,有养血润燥的作用,蜜在锅里要反复地扬,充分的搅拌,加水以后再加蜜,让把蜜和水扬到二百四十遍,煮取到二升半,然后再温服一升,剩下的再分服。蜜和人参配半夏,也解半夏毒。加蜜能解决或者防止便秘。对于良性的,特别是神经性呕吐的问题,即有半夏的和胃降逆,而且是重用,其中又有治本的药物,所以它是标本兼治,补脾和胃,降逆止呕。

临床应用,脾胃虚寒、气阴亏虚所致的胃癌,包括幽门狭窄,神经性呕吐,包括贲门失弛缓症这类病。病机上符合胃阳的衰微,脾阴的不足或者亏虚,就适合这样用方。这个呕吐不一定非得是“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”,神经性呕吐,包括幽门梗阻的情况,病人就是吃不进去,总在吐,大半夏汤标本兼治,特别是从补虚当中再降逆止呕。实际上单用这么几味药力量还是不足的,应大半夏汤合旋覆代赭汤、橘皮竹茹汤,补虚不够考虑气、阴两个方面,可以加黄芪、麦冬、石斛,若便燥也可以加当归,寸云,也有的认为,润燥通便也可以把麻子仁、郁李仁这样的润下药加进来,如果日久不愈,兼有瘀血象的可以考虑加一些象赤芍、桃仁、红花等。

20条,干呕,吐逆,吐诞沫,半夏干姜散主之。

中阳不足,寒饮内盛的呕逆。干呕吐逆,吐涎沫可以同时出现,也可单独出现,病机相同。中阳不足,胃寒气逆则干呕、吐逆;上焦有寒,其口多涎,寒饮不化,聚为痰涎,随胃气上逆而出,则吐涎沫。半夏和干姜等分,两味药散剂,一方寸匕的量,用浆水一升半来煮,剩七合,一次喝进去。用浆水煮,“顿服之”就是要加强药力,取它速效。干姜温阳,守而不走,治疗中阳不足,寒饮呕逆;小半夏汤的生姜是辛温散寒,走而不守,治疗饮盛抑阳之呕吐。此方与吴茱萸汤都有干呕、吐涎沫症状,但病机不同。吴茱萸汤是胃寒挟肝气上逆,肝胃同治;半夏干姜散是中阳不足,寒饮上逆,故治在胃。

21条,病人胸中似喘不端,似呕不呕,似哕不哕,彻心中愤愤然无奈者,生姜半夏汤主之。

寒饮搏结胸中。“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”,彻,指病人自觉心胸中郁闷烦乱,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。无可奈何,你说喘不象喘,呕不象呕,哕不象哕,极度的烦闷不适,原因就是寒饮搏结于胸胃。三者都和寒饮有关,小半夏汤证是寒饮呕吐,半夏干姜散证是寒饮内盛,温中的力量要加强将生姜换成干姜,现在寒饮搏结于胸胃,这个病位扩大,病人无可奈何,心胸中整个都是郁闷烦乱的不适感觉,它涉及到胸中、肺的气机,多了喘不象喘。用生姜汁一升,生姜汁辛散寒饮,重用佐以半夏,开结散结降逆止呕,这是为了祛除寒饮,使阳气布展,把病人的心胸中,郁闷、烦乱解除。这种寒饮,是阻遏阳气的结果,阻遏阳气,阻遏到心胸了,病位比较广,饮为阴邪,轻则阻遏阳气,重则伤人阳气,现在要阳气把它布展开,从根上把寒饮祛除。

病机上为寒饮搏结于胸胃,实际是中、上二焦,病位比较大,取生姜或生姜汁的辛散之力,走而不守,本方生姜汁后下,汤剂要变得“小冷”,有利于止呕,“日三夜一服”,一天喝四回,要频服,就是说喝的次数要多,“止,停后服”,好了就不要服了。